杨彬彬:艺术体操教练的别样人生

  由郭崎琪、郝婷、黄张嘉洋、刘鑫、许颜书组成的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国家队正在征战东京奥运会,参加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杨彬彬一颗跳动的心也随着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国家队飞向了东京。因为在这支国家队里有她的一位学生——郝婷。

 

  扎着短马尾,行动干练,话语爽利。近日,记者见到了杨彬彬——郝婷的启蒙老师。多年来,她向国家艺术体操队先后输送了3名队员,其中有2名队员参加了奥运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这么多年从事体操训练,杨彬彬感慨:“虽然当时盐城条件不好,但艺术体操起步还是较早的,从1988年到现在有30多年了,在我手上成长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更有不少孩子通过艺术体操走上了专业体操的道路,这是很好的事情。”

  “手再抬高些,那样会更优美。”训练房内,身着一身运动装的杨彬彬正在手把手教几位孩子训练。杨彬彬一边指导着孩子,一边与记者交谈。

 

  说起自己与艺术体操结缘,杨彬彬一笑:“小时候,先是姐姐在学校体操队里训练,我跟着玩的,因为身体条件好,一下子被选到省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成长很快,考大学时就考的体操专项。”毕业后杨彬彬被分配到学校工作,城区(现亭湖区)相关部门领导知道杨彬彬有专业基础,就动员她组建一支艺术体操队,于是她边上课边带队训练。1988年,盐城艺术体操队正式组建,杨彬彬担任教练工作一直到现在,一茬一茬的运动员在她手上带过。

 

  “艺术体操队组建后,当年的训练很艰苦。”杨彬彬说。一开始,在市区建军路上的盐城老体育馆内,利用门厅的空间开展训练。几经周折后到城南小学(现解放路实验学校)进行训练,至此艺术体操队才有了相对专门的训练场地。

 

  “我喜欢大家叫我杨老师,作为启蒙教练,我觉得要把握好一个字——正,选人要正,训练要正,做人更要正。”杨老师觉得,启蒙教练最大的任务便是发现好苗子,为此,找对学生,便是杨老师的主要功课,每年五六月份,她犹如大海捞针,市区的幼儿园、小学,一家一家不知跑多少趟,选来5~8岁的孩子,暑期集训,为形成梯队,大大小小的孩子按照不同年龄组队,一个人就带几个队。时间长了,杨彬彬也就练就了“火眼金睛”,有时走在路上就能发现好苗子,原国家艺术体操队队长,雅典奥运会获得团体第六名的陆颖娜就是这样发现的。在市区北闸大桥边上,杨老师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很有潜质的小女孩,并把小颖娜领进了艺术体操的大门。

 

  “动作要磨。”这是杨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艺术体操训练是很枯燥的,动作总是一遍一遍重复练。在教学中,为了让孩子直观地看到教学效果,不让孩子走弯路,杨彬彬都亲自示范。训练是耗时间的,孩子们训练艺术体操要到下午放学后,训练结束时,基本都是晚上8点以后了。周末、寒暑假等假期,是杨彬彬最忙的时候,整天都泡在体操房里,午饭都不回去吃。因此,杨老师带的孩子基础比较好。省队教练十分佩服杨老师选苗子、打基础的功夫,只要知道是杨老师的学生都抢着要。

 

  郝婷,更是让杨彬彬感到骄傲的孩子。从小不点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从盐城到省少儿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一步一步,杨老师犹如郝婷的“保护神”,不管什么事情,都来协调想办法。奥运前夕,国家体操队来盐城转训,杨老师每天陪着,就是为了让郝婷调整到最好状态。“这个孩子,天生是艺术体操的料子,聪明、悟性好、耐性足,而且非常刻苦。训练时总是面带笑容,那双晶莹的大眼睛看着你,特别可爱。”说起郝婷,杨彬彬滔滔不绝。其实,每个运动员,都是杨老师手心里的宝,每次学生们回来看她,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值得了。 

 

人物简介

  杨彬彬,1988年开始担任盐城市艺术体操队教练,是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三项国家一级裁判员,健美操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先后向国家艺术体操队输送了3名队员,其中2名队员参加奥运会。

 

  陆颖娜,国际健将,曾任国家艺术体操队队长,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集体第六名,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四大洲艺术体操比赛、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等,多次获得冠军。

 

  郝婷,国际健将,国家艺术体操队集体队主力,2019年获得艺术体操亚洲锦标赛成年集体全能第三名,2020年获得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成年集体全能第一名,今年参加东京奥运会。

 

  赵越,国家健将,入选国家艺术体操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国家青少年组个人全能冠军和第十届全运会冠军,被评为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以上比赛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