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计划编号为2020-0056-XT的《休闲蹦床》项目,经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批准发布。据了解,该团体标准标准将于2022年10月18日起正式实施。专家指出,更高标准设立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也为我国蹦床产业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提起蹦床你会想到什么?是网红蹦床馆里的梅花桩、蜘蛛墙还是在蹦床上尝试新动作的冰雪运动员?近年来,蹦床运动凭借出色的解压属性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发现,目前蹦床相关的笔记数量有超过14万篇,蹦床运动也被开发出了更多玩法。
在偶尔去一次蹦床馆的休闲玩家看来,蹦床是休闲解压的工具。在健身爱好者看来,蹦床是燃脂的“新路子”。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不少蹦床相关视频,内容大多是蹦床馆打卡探店、蹦床产品推荐与燃脂攻略。
值得一提的是,蹦床运动正在被更多消费者认知和接受,形成了一种潮流文化。5月19日,记者在某运动交流群内联系到了蹦床爱好者陈先生。“我是在2019年接触蹦床的,那会儿带孩子去了北京朝阳区的一家蹦床馆,然后就上瘾了,跟几个朋友有空就约着一起探店,分享‘新姿势’。”陈先生告诉记者。
市场数据也见证了我国蹦床文化的流行。从企业数量上看,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经营范围及产品服务中包含“蹦床”的制造企业有518家。近三年相关企业年度平均注册增速为19.3%。
从产值上看,据观研天下整理,2020年,我国蹦床市场产值达14.51亿元,同比增长近20%。预计2025年我国蹦床市场产值达近20亿元,较2020年增长36.91%。
但在蹦床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蹦床运动的风险性不容忽视。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年蹦床爱好者受伤事故频发,且在事故发生后双方往往对责任归咎有纠纷。中国长安网曾发文指出,在北京二中院2018年至2020年审理的所有涉蹦床案件都涉及人身损害,其中50%的被侵权人伤情较重。
对此,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生告诉记者,蹦床运动是有一定危险性的。目前我国蹦床市场尚属于发展初期,还没有非竞技蹦床器材的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同时,蹦床器材对于制造工厂来说入门门槛比较低,国内部分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仿造蹦床产品基本都是依猫画虎。他认为,因我国没有相关标准约束,企业可能会降低产品配置、性能以控制成本,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蹦床走入了普通家庭,在不能提高参与者运动素质的情况下,只有更加可靠的器材才可以提高运动者的安全性。”张培生告诉记者,蹦床运动要求参与者在了解蹦床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核心力量,而休闲蹦床作为一种趣味性的蹦床运动,其使用群体多为大众运动爱好者,往往对蹦床运动的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因而休闲蹦床产品在标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标上应要求更高、更先进。
为了强化休闲蹦床产品安全性,保障消费者权益,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制定了《休闲蹦床》团体标准,该标准将于今年10月18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从弹力系统、金属构架、纺织材料等多方面给休闲蹦床产品设置了更高要求。”张培生介绍,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确定蹦床产品物理实验保险系数是个难点,“系数定得过高会造成质量过剩,过低又存在安全隐患。而欧美国家对于休闲蹦床已有超过20年的应用经验,标准制定相对完善。因此,实验系数的选定大多参考欧美标准。”
张培生指出,“期待随着我国蹦床产品先进标准的制定和宣贯,休闲蹦床运动爱好者能获得更加可靠、高质量的运动器材。这也为我国蹦床产业有序发展以及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本报实习记者 刘 元
原标题:《休闲蹦床团标发布:在“刺激”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