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朝阳分校体育组获评朝阳教育先锋号

原标题: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朝阳分校体育组获评朝阳教育先锋号

立功传喜报 秋风迎硕果

秋天的盛景来自于丰收,更来自源于奋斗的汗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朝阳豆各庄分校的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姹紫嫣红唤醒了秋天,也召唤着未来,近期,该校中小学体育组获评“朝阳区教育先锋号”荣誉称号,为学校的秋景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日头条》也刊登了此次表彰的新闻。

时光无言 奋斗不息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朝阳豆各庄分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体育组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校行政团队的统一部署下,围绕171教育集团精心打磨十年的课程体系,以“双减”为契机,大胆创新,团结互助;立足课堂,减负提质;参与课后,丰富活动。实行中小学体育教师贯通使用,中小学生贯通培养。学生多次参加市区级体育比赛,脚斗娃、棒球、健美操、田径社团均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为学校竞出了气势,争得了荣誉。并先后获得了北京市脚斗娃特色校、北京市垒球项目推广普及优秀单位及全国软式棒球实验校等市级荣誉。

团队合力 奋斗不辍

体育教研组共有11名教师,中学部5人,小学部6人。其中高级教师1名,一级教师两名,区级骨干教师2名,区级优秀青年教师1名,3人为研究生学历,8人为本科学历,年龄跨度从28岁至37岁,均为中青年教师且全部出身于体育教学相关专业,是一支绝对朝气蓬勃,充满正能量的教师队伍。在“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学校团队文化引领下,教师们实现了“三个全”:全面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全员参与校、区级公开课展示,全部参与区级教科研研究课题。

2018年组建学校至今,体育教研组共组建了篮球、足球、网球、棒球、健美操、脚斗娃、田径、跳绳、轮滑、体适能等10余个学生体育社团。并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教学,成为了学校首个打破中小学界限统筹工作的教研组。敬业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教学成绩,使其在2020-2021学年度获评校级优秀教研组。

立足课堂,奋斗不止

体育组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政策基础上,深挖潜力,科学设置,充分结合教师自身专业,实现了让中小学部的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3种以上的体育专项课程。现阶段,三至五年级实行“3+1”模式,每周3节体育课,1节专项课,一至二年级实行“3+2”模式,每周3节体育课,2节专项课,专项课程包含足球、棒球、健美操和篮球,不仅为学生体育素质打下一定基础,也全面培养学生耐挫力和意志力。在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我校学生优秀率增长达5个百分点,及格率增长近2个百分点。

丰富课后,奋斗不怠

“双减”背景下,体育教研组统筹制定每学年8次的校内比赛计划,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科学合理设计方案,严格高效落实比赛方案。以2021-2022学年度为例,先后举办了第四届田径运动会、跳绳比赛、脚斗娃班级联赛、长跑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多个比赛。体育教研组的严密组织及踏实的工作作风,保证了每一次比赛的圆满完成,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大大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近三年来,体育教研组深入推进体育大课间项目,多次以大课间的形式和内容设置为主题进行教研,经过组内成员的不懈努力,小学部逐渐形成了广播操+自编舞蹈健身操+校园啦啦操+校园集体舞+脚斗娃素质操的大课间内容模式;中学部逐渐形成了广播操+自编舞蹈健身操+绳操+高强度间歇体能训练+放松舞蹈的大课间内容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一改广播操为主的局面,使大课间生动活泼,极具魅力,学生们的运动量也有了质的提升。多彩的大课间既保证了学生们的运动量又不失趣味性,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专家引领 奋斗不倦

2021至2022学年度,在朝阳区“百名特级教师进校园”的政策引领下,学校签约体育特级教师胡凌燕。胡老师始终保持每周1天进校园的工作频次,即使在疫情停课期间,线上指导也从未间断,无论是常态课、公开课,还是体育大课间设计实施、课题申报,体育组都得到了她的悉心指导。胡老师还多次带领体育组教师参与市级运动会,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在她的帮助下教师们反观自己和课堂,突破固定思维,既少走了弯路错路,也创新出实招妙招,每名教师都得到了快速成长。

成绩凝聚汗水,拼搏承载梦想,怀着教育理想做理想教育是每一个171朝分教育人的心中信仰。笃行致远,惟实励新,新的学年,北京市一七一中学朝阳豆各庄分校体育组全体教师将继续扬鞭启航,踏征程、勤磨砺,紧扣新课标的核心要义,为莘莘学子带来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体育课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