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晚,在巴黎举行的“2015年欧洲杯啦啦操公开赛”现场,南坪中学啦啦操队在台上比赛 F8
记者 邓月红 摄影 石涛
旋转、跳跃、翻转,托举……这是啦啦操中常见的动作,重庆的一群初中生,就靠这些动作征服了欧洲。
近日,刚刚落幕的法国巴黎举行的“2015年欧洲杯啦啦操公开赛”传来好消息,重庆市南坪中学MARS啦啦操队力压群芳,一举夺得中学组花球啦啦操冠军、中学组双人花球啦啦操冠军和中学组双人爵士啦啦操亚军。
重庆首次获该项目冠军
11月7日,一群中国初中生惊艳巴黎,这群初中生平均年龄不到15岁,而且大部分没有舞蹈功底,但却以矫健的身姿、优美的动作和朝气蓬勃的热情感染了在场观众,最终获得了3项国家大奖。
这群惊艳巴黎的初中生就是南坪中学MARS啦啦操队的28名队员,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在校学生。他们中有18人出现在当天的赛场上。
据了解,此次公开赛中,包括德国、希腊、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支代表队参赛。在中学组花球啦啦操比赛中,更不乏来自德国柏林、希腊雅典、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城市的劲旅;而MARS啦啦操队通过精湛的表演获得中学组花球啦啦操冠军、中学组双人花球啦啦操冠军,而这是重庆首次在国际啦啦操赛事中获得该项目冠军。
冠军背后:不停旋转直到倒下
在舞台上,MARS啦啦操队的每一个动作都力臻完美。而这精准优美的动作背后,自然少不了队员的汗水甚至泪水。
“不停旋转,直到倒下为止。” MARS最小的队员——12岁的刘润佳告诉记者,为了将啦啦操中的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阿拉C杠”完成得更好,她一个暑假都在不停旋转,最后终于破纪录,旋转了30圈。而这个动作放在全国中学生当中,一般团体比赛平均完成度只有4圈。
在MARS啦啦操队的28个队员中,除了4名男生,其他都是女生。而跳啦啦操要求动作的精确度和力度,不仅要能劈叉,还要能托举,在平时的训练中,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随身带着云南白药,已经成了习惯。”队员冉悦的母亲杨女士称,女儿每天放学都要训练,每天回家基本都带着伤,不是这儿青一块,就是那儿紫一块,家人看着都心疼。
成为啦啦操队员
要看身高 还要看跟腱骨龄
要培养一支国际顶尖的啦啦操队,其实并不容易。何况还是从无到有,难上加难。
“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啦啦操,以为就是拿个球玩。”MARS啦啦操队教练李青峡告诉记者,两年前学校组建啦啦操队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不能理解,更不要说让孩子每天拿出2个小时练习,连周末和节假日也搭进去。仅仅是说服家长,学校就花了不少功夫。
MARS啦啦操队所有队员都是从一年级新生当中选择的,李青峡称,啦啦操对于孩子身体力量等方面要求较高,所以选择的时候会考虑孩子的身高、臂长、脖颈长度、骨骼情况以及跟腱长短等。
优秀啦啦操队员
可作艺体特长生培养
虽然一直努力维持着学习与啦啦操的平衡,但是每天两个小时,周末、寒暑假和其他节假日无休,孩子们学习时间不可避免地被减少了。那么这些孩子以后的升学和发展怎么办呢?
“之前就有啦啦操队的学生,文化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南坪中学校长范国强介绍,MARS啦啦操队的队员都十分优秀,将来可以作为艺体特长生培养,这也是现在许多艺体特长生升学的一个好选择,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从学校的保送名额中抽取一部分给啦啦操队的孩子,鼓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