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心“晴” 律动减压——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一至三年级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纪实

原标题:疫后心“晴” 律动减压——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一至三年级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纪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两年中、小学生线上、线下课程已有多次转换,学习的不连贯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焦虑和烦恼。怎样引导学生直面心理问题、疏解压力,广受老师和家长们的关注。

结合“双减”政策要求,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线上、线下教学转换过程中,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11月3日下午,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1—3年级开展了《疫后心“晴” 律动减压》线上心理活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化水平不高,很难通过言语表达内心的压力,所以非常适合沙盘和绘画性表达,或者读故事书做游戏以及运动等。

律动减压是结合音乐与呼吸调节的特点,跟随节拍舞动身体,通过重复的动作关系到大脑相应区域的活动,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更加适合低年级学生用来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视频学习和学生自发创作的形式,同学们伴随着音乐节奏自由的舞动身体,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着律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放松。同学们在自创律动减压舞的环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律动减压既活跃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大卫-霍金斯说,人体律动频率慢就会变负能量,一个人能量低于200指数,就会出现负面情绪,如:傲慢、愤怒、仇恨、恐惧、焦躁、忧伤、生不如死的情绪,这些情绪就会导致人身心疾病,事业失败,家庭不和谐。如果人体律动频率高,就会出现正能量,如:勇气、诚信、宽容、爱别人、爱国家、爱世界、内心安详宁静。活动最后,郭海英老师呼吁同学们“小手拉大手”,让同学们在家中带动家长,共同编创属于自己家庭的减压律动舞,开学后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为和谐校园增光添彩,愿律动减压陪伴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END

初 审:郭海英

复 审:李 宏

终 审:杨雪峰 赵慧玲

发 布 人 :刘建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