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16:37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江潇扬
12月16日,锦园小学的校园里一片沸腾。原来,在浙江省第三届啦啦操比赛上,锦园小学啦啦操队代表台州参赛,其中大班组以395分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小班组获得了二等奖。

连续两年获得温岭一等奖,今年获台州一等奖
为了响应市教育局推出的“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去年,锦园小学组建了啦啦操队伍。这两年,锦园小学连续获得温岭市啦啦操比赛一等奖,今年更是以台州市一等奖的成绩出战省赛,大放异彩。
虽然在省赛第一个出场,但是锦园小学啦啦操队依旧发挥出色。单手翻、阿拉C杠……绚丽的技巧动作,配合着音乐,被全体成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短短的两分多钟,却有30多个八拍动作,每一个八拍就要换一个队形。虽然动作复杂繁琐,但所有学生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踩着节拍,动作到位,丝毫不差。
“我们没有预料到能在省级比赛中获得第一。”该校体育老师林娜说。从温岭到台州,再到省级比赛,孩子们越战越勇,越来越享受舞台。来自六(1)班的曹晨露是学校大班组啦啦操队的队长,她表示在舞台上并不紧张,“比赛时,我一直都是笑着的,心里想:我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状态。”

从无到有,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荣誉的背后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汗水和努力。
体育馆是啦啦操队队员们的常驻训练点,也是她们的“汗蒸场”。为了拿出最好的成绩,从开学前一周起,她们就开始集训。炎热的夏天,封闭的空间,每个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开学后,啦啦操队队员依旧不能休息。学校的大课间,她们在训练,别人午休的时候,她们在训练,周末,她们仍在训练。
在啦啦操的运动场上,受伤是常有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受过伤。分腿跳成横叉前川,是劈着叉从空中直直地坠地。“落在地面的时候特别痛,好几次,我的膝盖都受伤了。”虽然磕磕绊绊,但曹晨露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既然已经学了,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也正是这样的坚持和努力,即使比赛前一天晚上,啦啦操的编排被临时调整,学生们也游刃有余地完成了整套动作。
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活动,最初面对啦啦操,锦园小学的体育老师无从下手。为此,学校特地请来专业教练,一周给老师上一次课程,其余4天,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照课程学习。“大部分时间,我们只能靠自学。”林娜是田径教练,虽然柔韧性不太好,但是她坚持学会了基本的手部动作。“平时就是不断地看视频,不断地练习。我相信只要努力,所有的成果都能体现出来。”
跟舞蹈不同,啦啦操依靠身体发力,更考验体力。刚开始,队员们的动作都软绵绵的。于是,老师想了一个招数,将沙包捆在手上和脚上。“每次练习都要绑上沙包。训练结束后,身体总会不住地颤抖。写作业时,手都会抖。”经过两个月,曹晨露基本熟悉了啦啦操的发力方式。

对体育,锦园小学是认真的
每天负责训练的林娜老师要求很严格,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体能不够就加强体能训练、力量不够就练俯卧撑、跳错了就得所有人跟着重新跳。“好几次,她们都累到哭,但是当音乐一响起,她们就马上咬牙站起来了。”林娜说。
为了确保动作准确无误,每次训练,林娜都会拍视频,然后,一遍一遍地观察队员们的动作。林娜还让队员们观看视频,看动作是否到位。每天放学回家,队员们还要回家继续练习,拍视频上传到群里。“基本上每天都要练8遍,才上传视频。”曹晨露说。每天晚上,林娜也会检查视频,并在群里给出点评。
随着啦啦操的训练,队员的体能增强了。“以前,我练一遍啦啦操都觉得累,但上次在跑400米时,我跑得比同组5个男生还要快。”曹晨露说。不仅如此,队员们还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次比赛回来,不少家长表示,感觉孩子成长了不少。
一直以来,锦园小学十分重视校园体育的建设。学校经常召开会议,将“人人都是体育者”的意识在校园内传播。在行动上,锦园小学对体育也是认真的。大课间时,学校要求各班老师必须到达操场。学校还将体育作为家庭作业,建立签到群,专门检查学生的体育作业完成情况。同时,学校还将体育作为评选“全优生”“优秀班级”的重要指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锦园小学获得了温岭市阳光体育总分第一、田径总分第一、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