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赛场上的青春脸庞

隆冬时节,郭鸿鸽挂着重重的相机走进吉林警察学院体育场馆。组织队员做最后彩排、检查演出服细节,把其他队伍的参赛过程录制下来,一切都井然有序。比赛开始,场馆中央的银色精灵轻盈起舞,跃起、落下、再跃起,四肢在动感的音乐中尽情地舒展开来,整齐编排的动作、极具创新的队形令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在刚刚结束的2019-202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长春站)中,吉林医药学院再一次折桂。“在拥有中医药特色的体育教学中,也同样展现出令人惊异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参赛选手的胜利,也是学校的荣誉,更凝结了在学校体育特色教学中,全体师生的智慧、汗水和辛勤付出。”作为学校啦啦操队创始者,体育教研室教师郭鸿鸽向记者介绍,“刚开始组队的时候不到10名队员,训练环境也不好。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每天晚上5点到7点准时训练,风雨无阻。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越来越认可和接受啦啦操这项运动,我们以老带新的形式授课,还有了梯队建设,现在已经发展到了70人的规模。”

时光,关注和记载着每一个奋斗者的脚步,在成熟的枝头为他们结出硕果。在2019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上,学校俱乐部获得青年丙组小集体组集体街舞自选动作第一名;公开青年丙组小集体组集体自由舞蹈自选动作第一名,集体街舞自选动作第4名。一系列好成绩,让郭鸿鸽这个年轻的姑娘肩上担子更重了。

“啦啦操队伍在各项赛事中频频传出捷报,在荣誉背后,更多的是老师和队员们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郭鸿鸽感慨道,“201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教职工啦啦操的三套操光碟后,我们是吉林市第一个推广医护啦啦操的高校,为了将政策落实,这次参赛的队员中有部分老师。”

“赛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密不可分。”郭鸿鸽说,“学校领导每年会制订体育教学和训练计划,出台一系列制度,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各项赛事。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训练和比赛的各项经费都给予保障,让队员们没有后顾之忧。啦啦操特长让很多学生在职业理想上有了更多的想法。我们的学生除了体育竞技好,学习成绩也非常突出。”

“这次比赛对队员们来说是证明自己的平台,也是历练。不要过多地关注奖牌,我们的目的是推广,带动更多的人喜欢上啦啦操这项运动。”郭鸿鸽向记者介绍,“许多学生在加入啦啦操队后最大的变化是心态成熟了,做事情经常用体育精神要求自己。在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张弛有度,这个道理适用于各个领域的学习。从精神层面讲,体育精神和专业领域息息相关。”

“教师队员也跟着日常训练,赛前把训练时间安排在中午。一次次的练习,不断重复着练习同一个动作。每做完一组就是一身汗,但大家依然很有奔头和目标。”关皎是吉林医药学院的科研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她笑着说:“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参与这项运动,回家练动作,孩子也跟着学,孩子就是啦啦操队的小火苗。”

近年来,吉林医药学院一直致力于推进高校体育工作改革,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引导正确的体育教育导向、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夯实学生健康基础,用体育精神,为学生搭建一条有规模、有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之路。

记者手记

吉林医药学院的师生们与记者以研讨的形式进行了交流,热情、阳光、聪慧这些关键词不足以形容他们。“接下来,学校准备进行啦啦操的大课间推广。这不仅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得到休息,还能锻炼身体。要教会大家一种终身受用的锻炼方法。带动师生走进中小学、乡村,使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郭鸿鸽说。实践证明,正在蓬勃发展的普及性、群众性体育运动已经在高校体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馆内的灯光打在队员们的脸上,所呈现出的正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以来,我省高校响应全民健身战略号召最美丽的画卷。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