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体操特色课是小学中普遍开展的一门课程,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对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开展情况及推广前景展开研究。调查结果发现:现阶段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人数少,已参加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程度低、训练频次和时间少。目前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存在的主要难点是:缺乏专业的体操教学师资、学校领导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不重视等因素。同时研究发现随着更多的小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产生兴趣,未来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前景较为乐观。本文依据当前小学校园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的问题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
关键词:艺术体操特色课;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开展现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艺术体操这项运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时间较晚,此项运动目前在我国属于小众体育运动,现代舞、芭蕾、杂技和体操运动相结合是这项运动的主要特征。艺术体操以芭蕾舞基础动作作为基础,并将现代舞蹈融入其中,练习艺术体操能对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积极的提升,同时能提升练习者的艺术素养和身体气质。艺术体操有着自身的特点,注重肢体动作的视觉美感,讲究肢体与脑体的平衡性,能提升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这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在小学阶段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活动,对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艺术体操特色课课程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研究小学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梳理当前阶段小学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认识南宁市小学阶段艺术体操课特色课的开展情况,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此来促进南宁地区小学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活动的发展。
1.2.2 研究意义
现阶段我国学者针对中小学艺术体操特色课的研究文献并不丰富,特别是针对某一具体学校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情况的研究更是稀少,论文选择了南宁市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情况作为研究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在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中存在一些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这有助于为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二年级全体学生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开展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专业的学术网站进行写作资料的收集工作,通过以“艺术体操特色课”、“小学艺术体操教学”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查阅和收集了现阶段我国学者关于中小学校园艺术特色课的相关文献十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将其中的核心思想作为本文的理论性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论文的事实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根据论文调查需要设计了《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育特色课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向春晓小学的体育教师、二年级的学生发放。本文的写作共计向春晓学校小学二年级的161名学生发放,回收问卷160份,有效问卷150份,问卷有效率为93.16%;问卷还向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的8位体育教学老师发放,回收有效问卷8份,教师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2.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对调查问卷调研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数据结果中总结出规律,以此来作为论文的写作依据。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艺术体操特色课与体育课的不同与优势
3.1.1 艺术体操特色课与体育课的区别
通过调查发现,在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不了解,有很多学生认为艺术体操特色课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其实艺术体操特色课与体育课有很多的区别。首先艺术体操特色课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平行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艺术体操特色课,达到能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翩翩起舞,让学生对于艺术舞蹈有基本认识,形成艺术审美观。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和练习艺术体操,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形体,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度等身体素质。第二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形体等美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分析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可见艺术体操特色课对小学体育课有较大的区别,同时两者都有提升身体素质和形体的效果,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差别较大。
3.1.2 艺术体操特色课相比于体育课的优势
通过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负责人的交流得知:在小学阶段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有着体育课无法比拟的优势。艺术体操特色课具体的优势有三点:第一,小学生的骨骼较细,肌肉丰满,整体上富含线条美,而且具有协调性、灵活性等特征,这是小学生身体发育特征,但是小学生在耐力、爆发力、持久力方面不足,在小学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这是依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艺术特操强度合适,这符合小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对生长发育、骨骼发育、儿童心理行为发育也是有益处的,特别是针对当前小学生坐姿、走姿有较强的矫正能力。对于塑造小学生的形体有非常大的意义,能让学生从小就注重培养形体,第二,是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等初步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小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些优势是体育课无法比拟的,因此有必要在小学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
3.2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课的教学内容情况
通过对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教师进行访谈得知,现阶段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主要有三种内容,分别为艺术体操基础理论知识、艺术体操基础动作、艺术体操徒手成套。总的来说,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教学能达到素造小学生的形体、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团队意识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的教学目标。
表2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情况
教学内容详细教学内容艺术体操理论基础艺术体操的起源、艺术体操的常用器械艺术体操基础动作芭蕾手位、身体柔韧艺术体操徒手成套等级艺术体操徒手动作3.3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及喜好情况
3.3.1 小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程度
在调查中主要以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的目标、艺术体操的基础性常识、艺术体操基本动作技巧作为了解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情况调查内容,通过对15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艺术体操特色课非常了解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0.41%,了解的学生数量占比为22.45%,不太了解的学生数量占比为35.71%;完全不了解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4.43%。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占6成的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不熟悉,这说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了解程度低。
表2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程度(N=150)
项目非常了解了解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人数30335334比例(%)202235.3322.67在调查中主要以艺术体操特色课开展的目标、艺术体操的基础性常识、艺术体操基本动作技巧作为了解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知情况调查内容,通过对15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艺术体操特色课非常了解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0%,了解的学生数量占比为22%,不太了解的学生数量占比为35.33%;完全不了解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2.67%。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占6成的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不熟悉,这说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了解程度低。
3.3.2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喜爱程度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对于一项运动的喜好能促使学生积极的去学习一项运动,爱好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对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15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非常喜好的学生人数占比为16%;喜好的学生人数占比为28.67%;不太喜好的学生人数占比为36%;非常不喜欢的学生人数占比为19.33%。依据调查数据,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表示非常不喜欢的学生人数占比为55%左右,这说明了现阶段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喜欢程度不佳,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兴趣。
表3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喜好程度(N=150)
项目非常喜好喜欢不太喜欢非常不喜欢人数24435429比例(%)1628.673619.333.4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情况
3.4.1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练习生的基本情况
目前春晓小学二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共有学生161人,其中女生87人,男生74人,全部学生在都练习艺术体操。通过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负责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的教师进行沟通得知:尽管学校要求2年级的全部学生都要上艺术体操特色课,但男生练习艺术体操的积极性太差,原因在于大多数男生对于艺术体操的认知有错误,艺术体操是女生项目,男生不适合练习艺术体操,事实上艺术体操特色课不仅仅是一项体育娱乐和表演项目,更加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训练,对提升练习者整体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协调性都有作用。女生参与这项运动的理由比较简单,女生天生爱美,艺术体操特色课可以让练习者在运动中发现美和体验美,因此小学女生选择这项运动的人数较多。另外通过调查发现,教授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老师中是由女教师担任,并且教授的艺术体操特色课内容多是舞蹈动作,这也导致了男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缺乏积极性。
3.4.2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频率与时间分析
表4 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频率情况(N=150)
项目1次2次3次及以上人数557025百分比36.6646.6716.67通过调查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每周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练习的频次情况发现,36.66%的学生每周仅练习1次,46.67%的学生每周练习2次,16.67%的学生每次能达到练习3次或者以上。总体上,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每周练习艺术体操的频次较少,这不利于学生们掌握艺术体操这项运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们形成对于艺术体操的较强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每次参与艺术体操练习的时间,总体上学生每次参与艺术体操练习的时间也较少。每次练习时间在1个小时之内的学生数量占比为43.33%;每次练习时间在1小时至2小时之间的学生数量占比为48%;每次训练时间达到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数量占比为8.67%。通过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教师访谈得知:艺术体操是一项十分考验运动技能的体育运动,需要学生们付出较多的时间才能熟悉,目前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在艺术体操的练习时间上不能保证,艺术体操特色课需要充足的时间练习才能保证这项运动美感,但是缺乏时间训练这导致了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成绩提升。
表5 学生每次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频率情况(N=150)
项目1个小时之内1-2个小时2个小时以上人数657213百分比43.33488.67分析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目前的教育现状导致,目前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多,尽管目前我国教育部分命令给小学生课外减负,但是在家长更加重视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家长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也主要从学校的文化课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评价,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作为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直接导致学生的课余时间少,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时间不足的主要因素。
3.4.3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动机分析
表6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参与艺术体操运动的心理动机分析(N=150)
项目兴趣爱好培养专长学校安排成为运动员人数24664414百分比164429.3310.67体育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的心理动机下去参与某项运动,这将对运动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和爱好都是在心理动机的影响下,若小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练习是出于积极的心理动机,那么小学生的练习成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调研数据显示:一部分小学生参与艺术体操运动是因为学校的安排,占比为29.33%;出发点是兴趣爱好的占比为16%;心理动机是培养专长的小学生数量占比为44%,同时有10.67%的小学生的出发动机是成为专业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绝大多数小学生参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心理动机是积极的,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的出发动机不积极。
3.4.4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比赛组织情况
通过参与比赛的方式能提升小学生对于某项运动的掌握程度,比赛一方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稳定的竞赛心态,同时比赛产生的宣传效果对与运动在校园的推广有较好的营销作用。通过对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练习者的调查结果,仅有占比为6.66%的学生参与过2次比赛,12.67%的学生参与了1次比赛,占比为69.39%的学生从来没有参与过艺术体操比赛。通过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师访谈得知:现阶段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们参与的艺术体操比赛层次基本是南宁市全市中小学的比赛,比赛层次也较低,没有参与过更高层次的体操比赛。这说明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的比赛经验教师,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南宁市小学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推广程度不佳。
表7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体操练习者参与比赛次数表(N=150)
参赛次数01次2次3次及以上人数12119100百分比80.6712.676.6603.5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师队伍情况
表8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体育教师对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情况(N=8)
项目人数百分比(%)完全胜任112.50基本胜任00.不能胜任787.50艺术体操教师是这项运动的核心,也是小学艺术体操特色课的主要推动者。现阶段艺术体操在我国属于小众运动项目,媒体对于这项运动的关注点不足,媒体上艺术体操的专业赛事少,小学生能接触到的体操影像资料较少,这项运动需要的教师专业能力较高,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体育老师一共有8名体育老师,毕业于艺术体操专业老师是1名外聘教师,其他7位体育老师教学工作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教学内容了解程度不足,这说明当前春晓学校小学87.50%的体育教师不能胜任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这是制约艺术体操特色课在校园推广一项阻力。
3.6 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开展前景
小学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教学,这既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身体灵活和协调性,还能够塑造小学生良好的走姿、坐姿的形体姿态,而且对小学生的受伤意识、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意识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体育教师的访谈得知,3/4的体育教师认为艺术体操特色课发展未来前景良好,艺术体操作为一项新兴的校园体育运动项目,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国家总局的也曾提倡特色课进校园的活动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引进艺术体操教学,课间操可以通过让学生以体操的形式进行。有1/4的教师认为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前景不乐观,主要理由是该校缺乏专业的体操教师、推广力度有限等因素。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目前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推广程度较高,基本做到了全员参与,但是小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参与意愿不强,特别是有小学男生存在从心理上排斥练习艺术体操的情况。
2.南宁春晓学校小学部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的熟悉程度不高,训练频率和练习时间较较少,基本是在体育课堂练习,因课余时间因为作业多。
3.体育教师并非体育专业毕业,学校缺乏专业的艺术体操教学师资、教学领导的不重视等因素成为制约艺术体操特色课在小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4.未来艺术体操特色课运动在小学推广具备积极因素,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了解艺术体操特色课,对艺术体操特色课产生兴趣,南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小学体育课上开始重视体操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点用艺术体操特色课代替课间操。
4.2 建议
1.小学应当做好本校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推广,可以借助学校的体育课和学校组织的体育节等推广艺术体操特色课,提高学生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识和兴趣。同时文化课不应留太多的课外作业,占用小学生的课外自由支配时间,让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
2.已经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的学校应当系统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组艺术体操特色课社团队,保证体操训练的频率和时间,提升学生的艺术体操特色课水平。
3.学校体育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体操教学专业知识,参与专业性的体操知识的培训,更新自己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学校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提供师资支持。
4.学校负责人应当提升对艺术体操特色课的认识,争取重视艺术体操特色课的推广,争取体操教学资金,逐步优化体操原来场地和训练器材,为学生开展艺术体操特色课提供硬件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晓艳. 小学艺术体操兴趣课程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0(04).
[2]吴霞. 成都市中小学艺术集体操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9.
[3]曹婷. 小学开展艺术体操课余训练的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4]胡艺严. 北京市艺术体操倶乐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5]马笑丛. 山东省德州市中小学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6]朱罗娜. 体育艺术类项目在小学大课间的推广路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7]朱莹. 少儿业余艺术体操运动员足踝关节力量训练方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8]杨梅.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中体操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D].南宁体育学院,2014.
[9]刘欣,黄艳,陈菊仙. 在眉山市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艺术体操课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3(10).
[10]刘璇. 重庆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
[11]金春花. 上海市竞技艺术体操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