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上海学校体育课已列有技巧运动内容。当时,技巧的叠罗汉和跟斗等技术,都属于体操的一部分。
1954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劳卫制”,技巧的垫上运动属于选择项目第二类(灵敏类)第一项。1956年2月,国家体委在“劳卫制”条例中,改垫上运动为技巧运动。随着“劳卫制”的推广,技巧在青少年中逐渐得到普及。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上海的学校和市级运动会的团体操中,已出现“平衡”、“劈腿”、“肩颈倒立”、“扇面造型”、“蹲撑罗汉”等技巧动作。
1956年4月,国家体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的暂行规定》,技巧列为43个运动竞赛项目之一。技巧脱离体操,成为一项独立的体育项目。当年,在北京举行首次全国拳击、击剑、技巧表演赛。为参加这次比赛,上海市体委从市体育俱乐部的业余体操队中,选拔出8名选手,组成市技巧集训队。该队在第一次全国性技巧赛中,获得1项冠军,2项季军。赛后,队员仍回原单位学习工作。1957年11月,在天津举行首届全国技巧运动锦标赛,上海仅派1人参加,获男单第五。
1958年初,市体育俱乐部举办技巧训练班。同年8月,市体委从技巧训练班、杂技团、戏曲学校和普通中学选拔出14名队员,正式组成市技巧队,由黄之清任教练。当年11月,即参加在沈阳举行的25城市击剑、技巧锦标赛,取得男子团体第四,男子三人第五。1959年1月,为迎接第一届全运会,市技巧队补充了队员,由黄之清领队,洪源长任教练,在全运会比赛中,取得男双人第五。全运会后,调整队伍,配齐所有单项队员。至次年7月,在上海举行全国技巧运动锦标赛。共5个单项,上海获2项冠军、2项亚军,团体总分第三名。此后,由于没有大型全国比赛,部分兄弟省市技巧队解散。但上海保存了队伍,并充实教练力量,调卢湾少体校李永年到队任教,在技术上有新突破。1961年,在华东区技巧邀请赛中,队员陈宏群完成团身后空翻两周和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的动作,推动了我国单跳空翻进入两周及多转体的发展时期。章中德和徐立才的男子双人组完成头上单臂倒立,坐地再起、倒立空翻一周半下、站肩后空翻转体360度下等高难动作。
1964年,国家体委公布技巧运动健将标准。当年在全国体操暨四单位技巧锦标赛中,上海队陈宏群、张以鸿、于在青、徐立才、章中德成为首批技巧运动健将。
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不设技巧比赛,市技巧队解散,但仍保留数名种子选手。至1968年,部分老队员组成苹巧组,附属于体操队,恢复技巧训练。1970年初,技巧组脱离体操队,恢复技巧队,成为全国恢复最早的省市级技巧队。当时部分队员技术水平已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1971年上海技巧队在全国体操友谊赛上,张以鸿完成跺子前空翻两周,于在青完成屈体后空翻两周的高难度动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期,张以鸿、于在青在首都体育馆与体操运动员一起,为尼克松作了表演。
1973年,全国技巧锦标赛恢复,上海得2金3银。1974年,在广州进行的全国锦标赛上,上海一举夺得4个单项的冠军及团体冠军。
1974年以后,为跟上国际技巧的发展趋势;全国比赛在内容、方法上不断更新,从而带动了各地技巧训练的变革。上海队在这一阶段,涌现出了一批新秀,如曹中英、王小刚、周平、俞慧、姚娟、方伯生、俞萍等,他们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一直是上海市队的骨干,在技术上均有创新。如曹中英的挺身分腿前空翻360度旋,成为世上一绝。在1974–1984年的全国比赛中,几乎垄断了女子单人全能的冠军,并在1981–1983年3次世界比赛中获得2次银牌,1次铜牌。俞萍和方伯生的混双,周平、俞慧的女双,王小刚的男单,也一直处于全国前三名的地位。俞萍与方伯生的混双还在1983年的第四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中,获得3枚银牌。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未设立技巧项目,上海技巧队成绩一度下降,1987年,老队员多数退役,补充了新队员。为了抓好新队员的选才和基本功训练,邀请各方专家群策群力改进训练,市队水平开始回升。在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上,由胡文佩领队,洪源长、张以鸿、徐年勋为教练的市队获3项铜牌,l项第四,2项第五。1988年在全国锦标赛上,上海队再次夺取团体冠军。男单新手陈台良,男双宋捷、封忆岭,女子双人陆美娟、虞玮夺得全国冠军。
1989年,市体育运动学校恢复技巧班。市队聘请上海师范大学杨东副教授任顾问,并从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中选拔方伯生、张以鸿、曹中英、姚娟充实教练员队伍。上海技巧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男子四人第一套立柱变灯笼的架子,突破了原来的难度;第二套采用轿抛屈体前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360度成接臂倒立,多次获全国比赛冠军。柴软超、王黎俐、刘霓女子三人突破了屈体三周下,直体720度旋下,以及立柱塌腰倒立接背水平等高难度动作,在波兰举行的首届世界青少年技巧锦标赛上,取得了单套冠军和全能亚军,并获1991年世界杯赛亚军,1992年柴轶超、徐颖琦、刘霓获世界锦标赛冠军。陆美娟、虞纬的女子双人在苏联里加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杯技巧赛上,获第一套冠军。1992年陆美娟、范情获法国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
市技巧队至1992年,有38名选手被批准为运动健将,其中陆美娟、虞纬为国际级健将。洪源长、姚娟、张以鸿、陆美娟、虞玮、范倩、柴软超、徐颖琦、刘霓获国家体委颁布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上海运动员与教练入选国家队名单:
70年代,教练:洪源长、冯传北。运动员:黄洁、葛开艺、于在青、孟伟伦、林英杰、韩桂强、王小刚、曹中英、张以鸿、俞萍、周平、王依、张宪忠。
80年代,教练:洪源长、张以鸿、于在青、姚娟、曹中英。运动员:曹中英、王小刚、俞萍、方伯生、陆美娟、虞纬、陈台良、刘霓、孔祥生、韩桂强、陈伟、马系旭、柴铁超、王黎俐。
90年代初(至1993年底)教练:洪源长、张以鸿、姚娟、方伯生。运动员:陆美娟、范倩、柴轶超、刘霓、徐颖琦、俞华、谢钧、周峰、孙琦皓、陆艺杰、陆晓瑶。
上海技巧运动的国际交往,始于1971年,张以鸿随国家队访问阿尔巴尼亚。以后有6名教练和35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和表演。1975年混双于在青出访埃及、土耳其、摩纳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国共表演44场;1977年洪源长与男子四人出访西非4国,男、女单人访问英国。1978年张以鸿与女双出访非洲,冯传北与男子四人出访西亚。1979年女双和混双出访了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罗马尼亚等国。以上海队名义单独出访共。8次。1985年,随上海友好代表团出访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参加庆祝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庆典,进行4场表演;1986年春节,去香港作表演;1987年参加了在苏联举行的沃尔科夫国际邀请赛;1989、1990年两次出访日本;1990年出访马来西亚;1991年、1994年两次出访德国汉堡。
此外,1988年2月1国际技巧联合会聘请洪源长去英国为国际技联高级教练训练班讲授单跳运动员的训练专题。1989年9月,张以鸿应捷克体操协会邀请,去作“技巧跟斗”的讲学。
外国技巧队来访,主要是80年代。先后有联邦德国、波兰、保加利亚、法国、日本等队访沪并进行友谊比赛。
1989年以前,技巧与体操合在一起为一个市级协会。1989年初与体操分开,单独成立市技巧协会,下设教练、裁判、科研三个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