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后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四平路街道有这样一支健身操队伍,她们连续7年参加990上海市广播操比赛,并接连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今年亦斩获团体一等奖。
四平社区健身操队的阿姨们
用实力和努力演绎着
她们的“花样年华”
连续七年获奖
集体荣誉感是团队的灵魂
“第九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一二一……”每周一、三、五早上九点,四平路街道体育俱乐部的排练教室内就会响起熟悉的口令声,四平社区健身操队的队员们踏着整齐的步伐,认真地做起广播操,伸臂、扩胸、转体、踢腿、弯腰……动作娴熟到位,张弛有度,充盈着刚健之美,飞扬着动人的神采。
四平社区健身操队成立于2006年5月,以“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我奉献,我健康”为宗旨,一路披荆斩棘获得诸多荣誉。今年9月,团队便开始为990上海市广播操比赛做准备,队长陈巧霞仔细斟酌后确认好参赛队员的名单,“选拔参赛队员的话还是有要求的,身高、身材方面都要考虑。”
随后,队员们就开始了训练。陈巧霞回想起那段时间,心情非常复杂,“为了我们这个团体和比赛,队员们都放下一家老小,每天‘疯狂练习’。”陈巧霞说,有的队员练得腿疼、胳膊疼,即使疼到抬不起来,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放弃。
训练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积极,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特别是对动作的规范化与参赛的队形,尽量做到尽善尽美。陈巧霞更是负起责任,细心观察每位队员的每一个动作,耐心细致地为大家纠正错漏之处。队员们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讲解,仔细揣摩,不断精进。
“我们是一个社区团队,虽然业余,但是也要做业余中的专业。”陈巧霞说,这支队伍是因为热爱而聚在一起,从训练到参赛,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多次获奖也绝非偶然,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一代传一代
传承是最好的榜样
“目前年龄最小的队员60岁,最大的65岁,这个年纪学习新东西还有点吃力,训练也需要循序渐进。”陈巧霞说,队员们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先做热身,然后进行科学化训练,从分解动作慢慢熟悉练习,而不是盲目高强度训练,这让新加入的队员们感到安心。但也有很多新队员对自己要求严格,早起在家练习,晚上睡觉前也练习。
“我们团队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涨,街道宣文办、体育俱乐部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大家以能者为师,互帮互学,狠抓基本功训练,新老队员实行传、帮、带,挖掘潜力,敢于创新,舞艺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陈巧霞说,健身操队的第一任队长葛美芳今年已经75岁了,在每次比赛前集训时还会到排练教室,一个个动作教学,将自己的比赛经验传授给大家。
四平社区健身操队的阿姨们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理念深入人心,正如陈巧霞所说:“做广播操使我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生活,也希望带动辖区更多居民一起参与。”
文字/图片:杨思萍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