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翠微学校“贯通式”教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人大附中翠微学校以帮助学生长远发展为目标,依托九年一贯教育资源,打通小初学段,结合学生学段特点设计并开展了“贯通式”活动教学,努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像科学家一样认识世界

“贯通式”课后服务课程是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小学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所开设的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课程之一。在每周一到周四的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课程,周五则安排年级集体活动,包括体育活动、德育活动、劳动教育等。

一年级4班杨诗诗的家长听说要开课后延时本来还有些担心,但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张丰富多样的课表。“孩子带着课后制作的软泥作品到处展示,啦啦操课后摆出各种舞蹈动作,美术课后拿回一盘创意无限的拼贴月饼……每天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学校初中部老师王巧玲精心设计了化学反应小实验,引导孩子们先学会观察现象,再了解其中原理。为了让课程变得有趣,王巧玲还让孩子们利用淀粉液制作了一份“神秘信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才能看到信件内容,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王巧玲表示,“趣味科学”课程是科学课的延伸,小学科学课堂开展的是“儿童的科学”,在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要像科学家一样去认识和看待世界。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历史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作为这一课程的老师,来自初中部初二年级的老师郑月明坦言压力比较大:“历史学习相对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能够从小喜欢上历史,具有历史的思维,是课程设计的难点。”

为此,学校选择以“倾听”作为切入点,在一二年级开设“倾听历史的声音”课程,为孩子们讲述从华夏远古传说到清朝中期的历史故事,激发孩子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经过开学以来的几次授课,郑月明发现孩子们特别愿意倾听这些历史故事,“在塑造孩子们世界观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历史学习埋下一颗富有活力的种子。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学校也会从‘倾听’转变为‘探究’,逐步拓展课程内容。”

一个月下来,孩子们越来越“享受”这种课后服务的作息时间,课后服务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二年级2班龚铂恒的家长表示:“作为家长,我坚信学校优秀专业的老师们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知识和引导,而我也有足够的信心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去陪伴、去倾听、去探索,与孩子共同成长。”(记者刘畅)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