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教体卫艺〔2014〕15号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各普通高校,委直属中小学校,市学生体育协会:
推广和普及“校园啦啦操”,争创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对丰富校园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活力、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扎实稳妥地做好此项推广工作,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决定,以“送培到基层”的形式,免费为全国各地培训“校园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现将我市申报承办2014年校园啦啦操“送培到基层”活动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4月10日前。
二、申报地点
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10号,邮编:400015;联系人:王德慧(市学生体协),电话:023-60339729,刘柯言(市啦啦操负责人),电话:18502383737。
三、申报对象
各区县(自治县)以区县为单位申报,各高校、委直属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以校为单位申报。
四、申报要求
(一)承办单位原则上要有室内体育馆。
(二)每期培训人数不得少于200人,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天。不足参培人数的单位可以联合邻近区县(自治县)和学校共同承办。参培人员为: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爱好者,特别是校园啦啦操运动爱好者。
(三)凡有意申报的单位,认真填写重庆市2014年校园啦啦操“送培到基层”活动申报表(见附件),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邮寄至重庆市学生体协,电子件发送至799896311@qq.com,以便全市统筹安排。
五、其他事宜
(一)培训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统一批准的《啦啦操概述》《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2014版)》《第二套全国啦啦操规定动作》和《全国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
(二)培训采用分类分段式培训。授课教师由全国和重庆市啦啦操委员会免费选派资深专家、教练担任。其交通、食宿等费用由重庆市啦啦操委员会自行解决。
(三)学员食宿、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四)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并建立完备的培训档案。学员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本着自愿申报原则,可按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有关规定,申办《啦啦操国家二级教练员资格证书》和《啦啦操国家二级裁判员资格证书》。
(五)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各高校、委直属学校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并对参与者给予相应学分。
附件:重庆市2014年校园啦啦操“送培到基层”活动申报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3月18日
附件
重庆市2014年校园啦啦操
“送培到基层”活动申报表
申报单位(公章):
基本情况 | 在校学生数 | 人 | 体育教师数 | 人 | ||||||
单位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是否开展校园啦啦操运动 |
| 时间 |
| |||||||
申报情况 | 拟培时间 |
| 培训地点 |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
计划参培人数 | ||||||||||
合计 | 幼儿园 | 小学 | 中学 | 中职 | 高校 | |||||
|
|
|
|
|
| |||||
单位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