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认识排舞——排舞运动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能够反映教学过程规律,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反映教师对排舞教学原则的理解程度,与在教学中能否正确把握排舞教学特点密切相关。

一.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统一

在排舞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增进健康与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传授排舞知识、技术、技能与发展个性、培养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健身、健心、娱乐的教育目标、通过排舞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排舞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学习者的感知、观察、判断、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其健康、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社会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二.全面性与个性培养相统一

排舞教学应以人的全民发展和人格完善为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民发展与人性塑造。通过教学,教师应在引导学习者学习排舞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的的同时,强调发挥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重视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和情商,培养学习者自学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体能发展与技能发展相统一

排舞是一种大众健身舞蹈。因而,在排舞教学中,基本理论、技能的教学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都是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实践证明,学习者掌握技能,对发展体能奠定了知识与技术基础,而发展体能也为技能的掌握奠定了生理和生化的物质基础。因此,排舞教学应该处理好技能发展和体能的关系。通过排舞教学使学习者掌握排舞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和适应力,为身心健康和全民发展奠定基础,进而达到体能发展与技能发展统一。

四.整体性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这一原则是根据教育要求面对全体学习者,同时又要考虑学习者的个性特点提出的。面向全体学习者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习者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习者的个体和特点。在排舞教学中,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应注意提高学习者的整体水平,又要兼顾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五.直观模仿与启发思维相统一

这一原则是依据学习者认识活动的特点提出的。在排舞教学中,除了通过听觉、视觉来感知动作的形象及空间与实践的关系外,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技术要领(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等),从而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教师通过示范等直观手段,利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学习者对所学动作建立条件反射和形成动作概念,使其逐渐掌握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能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循序渐进、巩固与提高相统一

在排舞教学中,排舞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随着排舞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增强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必须照顾到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包括心理和生理负荷)。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材的难易度和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辅助练习,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做到“瓜熟蒂落”,使学习者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成套舞步动作。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习者在已基本掌握舞步组合的情况下,注意体验组合风格;对已基本掌握的某一成套动作能作多次连续重复;通过学习者对动作技术的逐渐熟练,从而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完全掌握和运用排舞技术。

可以通过下载“1758排舞/1758广场舞”APP观看更多的排舞、广场舞精彩视频。

下载方式: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跳转下载安装或者长按下方“  1758排舞”和“1758广场舞”二维码下载安装。

排舞中国(linedancechina)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微信公众号“排舞中国(linedancechina)”,是中国唯一排舞官方微信公众号,每天为全国的排舞爱好者推送四大版块内容,精准服务。排舞资讯,官方消息及时送达;开心一刻,趣味视频与您分享;排舞健康,科学舞动锻炼有方;排舞生活,日常百科贴心服务。同时,“排舞中国”官方微信平台还为全国的排舞爱好者们提供培训、赛事、活动报名和社群互动等诸多服务,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排舞人的新媒体第一互动平台。

相关文章

首页
微信
地址
电话